媽媽手如果不治療,後果有多嚴重?你需要知道的真相!

媽媽手如果不治療,後果有多嚴重?你需要知道的真相!

媽媽手,學名為「狹窄性腱鞘炎」,多見於經常使用手部的女性,特別是產後的媽媽們。這個問題雖然很多人聽過,但很多人對於它的成因、症狀以及不治療的後果仍然一知半解。本文將詳細為大家介紹媽媽手的成因、可能的後果,以及如何自我治療和有效的治療方式,讓你能更清楚該如何應對。

媽媽手的成因

媽媽手的主要成因是由於手部的重複性運動,尤其是手腕的動作。這種長時間的重複使用會導致手部肌腱的發炎與腫脹。以下是一些導致媽媽手的常見原因:

  • 產後護理:新手媽媽在抱嬰兒、餵奶時,手腕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。
  • 重複性動作:任何需長期使用手部進行重複性動作的工作,如打字、手工藝等。
  • 年齡因素:年紀增長時,身體的恢復能力下降,容易出現這類症狀。
  • 媽媽手的症狀

  • 手腕、拇指根部及手掌外側或內側感到疼痛。
  • 手部活動受限,某些動作如握拳或伸展手腕時可能會有疼痛感。
  • 有時候可能會有腫脹或發熱感。
  • 不治療的後果

    對於媽媽手,如果不進行治療,可能會導致以下幾種後果:

  • 慢性疼痛:不治療的手部痛楚可能變得越來越嚴重,甚至連平常的生活都受到影響。
  • 活動受限:疼痛加劇會導致無法正常使用手部功能,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。
  • 手指無法靈活運動:隨著病情惡化,手指活動可能變得困難,長期下去有可能導致手指的靈活性下降。
  • 心理壓力:長期的疼痛和限制活動,會導致情緒低落與心理壓力增大。
  • 如何自我治療

    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有媽媽手的症狀,以下是一些自我治療的方法可以試試:

  • 休息:給予手腕充分的休息時間,避免重複性的動作。
  • 冷敷:用冰袋冷敷手部,降低腫脹與疼痛。
  • 彈性繃帶:使用彈性繃帶固定手腕,提供支撐作用。
  • 伸展運動:在疼痛減輕後,可以開始輕輕伸展手腕與手指,增加靈活性。
  • 更專業的治療方法

    如果自我治療無法緩解症狀,則建議尋求醫療幫助。以下是一些專業治療選擇:

  • 物理治療: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能針對您的情況設計復健計劃,幫助減輕疼痛與增加手部活動範圍。
  • 藥物治療: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能有效減輕疼痛與炎症。
  • 注射療法:在某些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建議類固醇注射來減緩激烈的發炎反應。
  • 手術:如果保守治療均無效,可能需要透過手術釋放腱鞘壓力。
  • 常見問題 (FAQ)

  • 媽媽手會自己好嗎?
  • 一些輕微的情況可能會隨著時間自行改善,但大多數情況仍需治療。如果症狀持續,建議及早就醫。

  • 可以貼藥布或膏藥來舒緩嗎?
  • 是的,局部使用止痛藥膏或藥布可以在短時間內減少局部的不適。

  • 媽媽手一定需要手術嗎?
  • 不一定,大部分的媽媽手可以透過非手術方法進行治療。手術通常是最後的選擇。

  • 媽媽手有年齡限制嗎?
  • 任何年齡的人都有可能出現媽媽手,特別是需要頻繁使用手部的人群。

    總結

    媽媽手是一種常見的手部疾病,若不進行適當的治療,可能會造成長期的痛苦和功能障礙。透過適當的自我護理和必要的專業治療,許多患者都能找到緩解的方案。,若發現自己有相關症狀,記得不要忽視,及早尋求醫療協助吧!

    Author: admin